本报太原6月19日电(记者杨荣通讯员王文平)山西临汾地区公开选拔的10名县、市长后备人选,日前已全部按法律程序被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命。此举优化了干部选任机制,有效地克服了不正之风,受到了山西省委的高度赞扬。为此,山西省委专门在临汾召开会议,总结推广该区的先进经验。
公开选拔县、市政府的“一把手”,在山西还是第一次。为真正把最优秀的人才选上来,临汾地委在选拔中实行“四公开”:一、公开职位和任职条件,激励干部积极参与。条件中,除对政治理论素质、经济管理能力、任职资格、文化程度、年龄作了硬性规定外,地委还特别规定,凡县市党政班子成员和地直部门班子成员报名者,其前一年度民主测评中的优秀票必须分别达到50%和60%以上。为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积极参与,地委对全区符合条件的200多名干部集中起来开动员大会。在此基础上,经过组织和领导推荐、个人自荐三种方式,全区共有105人填写了报名表,经选拔领导组审定,78人通过了资格审查。二、公开考试,严格进行素质测试。请省级专家组成命题小组封闭命题。考试分笔试、答辩两种。笔试分政治理论和综合知识两部分,既考察参考人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,又考察参选人员的知识面。答辩,在常规答辩的同时,还增加了情景模拟答辩,让参试者参观、考察国家级贫困县大宁县后,以“假如我是大宁县长”为题写一篇大宁县如何发展经济、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,目的在全面考察参试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临场应变能力、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三、公开对考察对象的“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”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,充分尊重民意。在反复征求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,确定10人为县、市长后备人选提交地委审查。四、公开结果,广泛接受社会监督。地委尊重考察组的意见,在报纸、电视、电台上公布了考察组的选拔结果和10名县、市长后备人选的基本情况,请广大干部群众评说和监督。
消除了干部选任上的不正之风,选拔出一批德才皆备的群众充分认可的优秀干部,形成了良好的选任机制和用人导向,这是临汾地区公开选拔县、市长后备人选的最大收获。以消除不正之风为例,整个选拔从公布岗位和任职条件到公示选拔结果,全区没有一人到地委为某干部说情送礼,也没有一位报名者到处活动为自己拉关系走后门,更无一人骂娘说选拔不公道的。